--勉励自己努力以钉子的“挤”劲和“钻”劲提升自己
 :: Blog List ::
钉子 发表于 2004-8-30 22:23:46

全球免费邮箱提供商的第一阵营
全球互联网产业中,Yahoo、MSN和Google是无可后非的三强。Yahoo和MSN的邮箱服务有多年的历史,全球范围已经拥有着上亿级注册用户群体;新贵Google虽然推出较晚,但以其强大的人气和实力,率先推出1G的超大邮箱,震动互联网界,虽然Gmail尚在测试阶段,但网民争先恐后的抢注,甚至传闻高价拍卖,可见未来的邮箱运营能量更是不能小看。把这三家全球用户最多的运营商作为免费邮箱提供商的第一阵营应该可以服众。
图表—1   全球网站流量最新排名
 
互联网实验室整理,数据来源alexa
 
从第一阵营三大运营商的邮箱策略,应该说可以反映出一些未来免费邮箱的发展趋势。
做为全球最大的门户网站,Yahoo拥有五亿用户,活跃的用户也有近三亿。Yahoo的免费邮箱与个人定制的互联网服务紧密捆绑,电邮帐号通行于各种服务。Yahoo中国推出了大容量免费邮箱,但值得关注的是并不是垂手而得,规定必须要捆绑Yahoo的即时通讯工具“雅虎通”,雅虎中国并且推出专为中国市场定做的“雅虎通”6.0版,“雅虎通”并不存在直接实现盈利的商业模式。其目的是凭借“雅虎通”将大量长时间的在线用户凝聚到雅虎的功能平台上来,并保留日后将搜索、广告、电子商务和休闲娱乐服务等各种收费业务捆绑到这一平台当中的可能性。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雅虎有这个技术实力,也有这样的用户基础。可见Yahoo正在有意地通过免费邮箱服务,一方面增加门户的服务能力和黏着力,一方面打造捆绑式的多方式沟通平台。
1998年收购(热邮)Hotmail后,微软一直免费提供电子邮箱服务,目前全球通过Hotmail管理自己免费邮箱的就有1亿7千多万人。同时,微软把持了操作系统(Windows)和网络浏览器(IE),MSN通过捆绑附送的形式已经占领了大量的市场,这是其他任何即时通讯(IM)服务提供商都不具备的优势。在中国市场,微软还没有真正发力,MSN就已经占据了第二的位置,MSN的力量非同小可。Hotmail本身容量较小(升级之前不过2M大小),而且其访问速度以及非常规的邮件读取方式更是不敢恭维,互联网实验室对免费邮箱的评测中,hotmail各项指标都不出众,但Outlook和MSN的捆绑,却使Hotmail如虎添翼,即使作为非实时沟通的补充,也是微软重大战略中的关键棋子。
全球搜索巨头Google同时推出了超大容量免费邮箱Gmail、社交网络Orkut和比较购物Froogle三项新业务,但是Google进军其他业务的一个致命缺陷是——没有稳定的登记个人详细资料的注册用户群。而最快捷有效的解决方法就是免费邮箱,由此可以锁定用户大量信息,为日后面向用户信息的搜索捆绑增值服务创造条件,创造了“邮箱+搜索”的盈利模式。专家调查显示,“人们什么时候用搜索最多”,结果是在人们读写邮件的时候。这意味着,如果用户可以在邮箱中直接搜索,搜索量就很可能增加,用户将很方便地在自己的大容量邮箱里搜索邮件内容。Gmail基于Google本身的强大搜索功能,在给免费邮箱用户创造价值的同时,也利用用户所传递的信息安插非常个性化的定向广告,从而为自己的广告客户创造价值,最终为自己创造价值。
 
被动跟风的国内免费邮箱大战
Google推出1 G的Gmail,从而进一步引发了以邮箱存储容量扩容为焦点的免费邮箱大战。国内主流互联网企业不敢失去先机,于是上演了多起为了赢得网民的青睐、赢取相应市场份额的免费邮箱“扩容升级战”。
国内门户们反应(跟风)之迅速的确令人吃惊。从互联网实验室的免费邮箱评测结果看,国内几大免费邮箱提供商也可谓与标竿的老大——Yahoo相差不多,而如此仓促的跟进也产生了以下几点疑问:
1、  被动跟风,商业模式是否清晰?
n         其一,在前一时期,门户网站为主流的免费邮箱提供商纷纷扯起了收费大旗,而如今一下子捧出诱人的免费邮箱,使得原本就少人问津的收费邮箱更显尴尬。至于免费邮箱和收费邮箱无论在服务上还是性能上,差异化价值恐怕用户更是一头雾水。
n         其二,Yahoo和微软都充分体现出捆绑效应,Google更是一心一意要放大搜索能量,第一阵营的邮箱战略都可谓动机明显,相反国内的提供商更给人感觉是为了单纯竞争,至于无清晰的战略规划和增值体系,尚无明显的体现。
2、  盲目的扩容大战
n         根据网民调查和互联网实验室对免费邮箱的评测体系,其实邮箱容量并不代表邮箱性能和需求的唯一指标,而且目前的网络带宽和用户使用习惯,是否越大越好,都值得斟酌。邮件提供商扩容必然带来成本的增大,尤其在大家都比拼容量大小的时候,容量就已经对用户失去兴奋点了。
n         除了邮箱大小,提供商也都没有太多其他的亮点出来,然而从互联网实验室的评测体系中可以看出,无论是从技术性能还是从用户体验上都大有文章可做,相反,目前几大邮局的免费大战处于同质化竞争状态。
3、  服务独立,并未产生协同效应
n         MSN的Hotmail立足通讯补充;google作为搜索增值;Yahoo有机溶入整个互联网服务体系中,都是结合核心竞争发挥协同效应。
n         国内门户网站,仍作为单一的邮件服务和产品进行推广,都没有明显的捆绑服务和协同效应。
   
免费邮箱的价值的变迁
在互联网实验室推出的《走进中国免费邮箱评测体系》专题二中,对第一次免费邮箱和第二次免费邮箱的竞争本质进行了分析。总结下来可以体现为基于媒体特征的竞争和基于服务特征的竞争,如下图所示:
图表2  免费邮箱竞争表现
 
 
免费电子邮箱已经不仅仅是一种通信工具的补充,目前已经成为互联网网民的互联网的杀手级基础服务之一,邮箱对用户的网络黏着力大大增强。因此同样带来人气和流量,第二次的免费邮箱浪潮不仅单纯的强调用户眼球的吸引,更应该注重用户的积累和服务,通过邮箱乃至一系列服务最终留住用户。
同时用户对免费邮箱的需求更加多样化,作为一种沟通的通道,其本身的价值不仅在于通道本身的增值,更加体现于通道内容的无限空间,因此,邮箱的增值空间一方面是其自身作为沟通工具的增值服务,一方面将体现于捆绑下的协同效应。
国外巨头们发展业务时更注重的是基于核心竞争力的相关业务之间的协同效应。跟国外巨头们“一切团结到核心业务周围”的商业模式比起来,国内互联网产业在基于服务竞争特征的思维之下,可以说除了有限的与短信捆绑的提醒功能之外,在充分协同服务上还是存在明显差距。
固然,国内的互联网发展本土色彩更浓,未必一定照搬国外的模式,但专题更为了抛砖引玉,一方面希望为互联网用户带来真正好用、实用的免费服务,一方面为了给提供商一个提醒——互联网已经正在由网络媒体化时代迈入网络服务化的时代。
 
 

版权声明:互联网实验室拥有Chinalabs.com内容的版权,欢迎转载,转载时请注明“资料来源:Chinalabs.com”字样。未经Chinalabs许可,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进行节录、节选、删改以及其它改变原文面貌的行为。Chinalabs欢迎与业内同行进行有益的合作和交流,如果有任何有关合作方面的事宜,请联系我们

【本文网址】http://www.chinalabs.com/cache/doc/04/08/20/4579.shtml

作者:翟文军  文章来源:互联网实验室  发表日期:2004年8月20日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游客无须输入密码)
    主页:
    标题:
Best view with 1024 x 768 pixel & IE 6.0.
About Me
Archives Categories
Replies List
My FriendLinks
Blog Info

Powered by Oblog.